工业设计不止是“设计”,也不是简单的外观设计,它是系统性的东西,包括结构、材料学等,而基准设计不只限于对现有成熟技术的设计开发,旨在把握前瞻市场提高设计的扩展力,集合伙伴深厚的技术背景,基准也积极从事于开发应用新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新产品的设计项目。
设计师不同于工程师,也不同于艺术家。能画出完美CAD图纸的工业设计师很多,但能做出好产品的却寥寥无几,这是因为要么是因为设计师本身眼界和思维不够,要么是设计师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有非常好的设计方案和认知能力,但执行不下去,后仍然沦落成一名“美工”的角色。
设计,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现代社会技术竞争很激烈,谁具有新技术,谁就能在竞争中占领优势、但技术的开发格外艰难,代价和费用极其昂贵。相比之下。利用现有技术,凭借工业设计,则可用较低的费用增进产品的功能与质地。使其更便于使用、增添排场,于是强化竞争能力,加强企业的经济效益。我们可以想像,把电视机的显示模式变成液晶式的,这是—大技术加强,但又是何等的艰难。但在结构、造型、整体性与环境的色彩协调,为不同人群需要而实行的产品设计则相对可及、便利,这往往也是海外市场商品竞争的中心。
跟产的目的是在结构件的次试安设中能更迅速、更的发现并治理出现的问题,故而加快整个项目运行的速度,确定产品加工工艺。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归纳和阐明一直是能用而一定的。工业设计的反馈可以通过顾客的销售部门和售后部门来取得,也可以通过小边界的市场调查来读取,具体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则关乎项目的主要性,以及当时完全的状况。目前,在面临竞争日益加剧、市场分割争夺异常激烈的状况下,仅仅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是很难生存的。
(3)策略型的工业设计
在自主品牌时代,设计将成为商业策略的一部分,设计策略将成为企业策略的重要部分(但对于设计策略能否成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尚不得而知,这需要实践去检验)。设计也许能够在这一时期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如的网上售书模式。决策型工业设计师将在这一阶段涌现出来。
由于为时尚早,我们对这种策略型的工业设计认识上不可能十分清晰。但是有些趋势我们是可以估计出来的。一是,产品形象识别成为可能,每个品牌都要有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也将体现在企业的所有产品家族成员中;其二是,设计的对象会有所拓宽。中国传统向来重有形之物,轻无形之事。事与物同等重要,缩小而言,产品和服务一样值得重视。企业不光销售产品,还销售服务。既然有产品设计,为何没有服务设计?无形之事将成为未来的设计的重要对象。再将目光向远眺望,体验设计(Experience Design)也不是没有可能。其三是,设计方法上将更加强调团队合作,团队成员将来自更广阔的领域,如哲学家、心理学家、材料专家、软件专家等等(此即Philips Design所谓的“High Design”)。
这一设计模式的口号是:“设计创造品牌和体验”。